内蒙古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电力多边交易信息平台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是基于华北区域电力市场统筹考虑的面向发电企业、大用户和区外电力市场的体系,由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电网公司三方共同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进国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中表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有“搭建平台、规范运作”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先进、安全、高效的交易信息平台,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确保国家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督,构建了“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确保了市场严格按照交易规则规范、有序运作。
内蒙古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电力多边交易信息平台
根据国家电监会批复的《华北区域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方案》,进入多边交易市场的电价形成机制打破了传统的“政府指导价”定价方式,协商成交的电量价格由购电、售电双方协商形成。另外,此项改革首次将电力消费者作为购电主体进入市场,打破了电网公司独家购电的垄断格局。
王进国表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通过实施电力多边交易,可以充分发挥内蒙古能源优势,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积极培育 和加快建设竞争、开放、有序的内蒙古电力市场,加快自治区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煤电转化步伐,提高自治区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内蒙古自治区区电力多边交易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三方参与、双向竞争”。电力市场由“发电、用户和电网”三方企业自愿参与,首次将“发电侧和用户侧”两端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构建了购售电双向竞争的市场框架。
二是“增量市场、适度竞争”。采用计划电量和市场电量并行的办法,市场电量以增量部分为主,并优先保证、逐步放大竞争幅度,有利于计划电量渐进向市场电量的平稳过渡。
三是“品种丰富、主体多元”。市场初期,交易品种包括大用户直接交易、区外电能交易、发电权交易;随着市场进程的不断深入,逐步引入趸售供电企业参加交易,构建电力上、下游能源产品的综合交易平台。
四是“价差传导、价格联动”。首次以市场机制来规范和运作大用户直接交易。通过价差传导,实现了销售电价、上网电价与大用户直接交易电价的联动;通过上网电价与下游产品价格联动,实现了发电企业和大用户双方的利益互动,利用市场机制科学引导电力消费与投资。
五是“模式开放、操作灵活”。基于华北区域电力交易市场进行统筹设计,各交易品种可以实现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和华北区域市场的双向移植,逐步实现与华北区域市场相互融合。交易方式以协商交易为主、竞价交易为辅;交易周期分为长期、年度和月度,以月度交易为主。
六是“搭建平台、规范运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先进、安全、高效的交易信息平台,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确保国家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督,构建了“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确保了市场严格按照交易规则规范、有序运作。
王进国还表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是国家正式启动并成功运行的全国第一个电力市场,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积累了一定经验,标志着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内蒙古将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力多边交易长效机制,为实现自治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