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博会 中蒙科学家面对面 谈合作 谋发展
7月6日下午,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自治区科技厅、满洲里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蒙古国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满洲里市召开。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蔡嘉宁主持研讨会。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家栋、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吴苏海、满洲里市副市长郭晓芳,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部长顾问巴·钢巴图、蒙古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巴·拉哈道尔吉、蒙古国科技基金委主任德·恩和吉日嘎拉等领导,和来自两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科技企业的30余位专家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
蒙古国兽医院院长巴·巴图琪琪格急于同中国开展牲畜疫情控制方面的合作。她表示,近几年中国对蒙古国进口牛羊的需求日益增显,但由于口蹄疫疾病因素的影响,蒙古国牛羊肉很少能出口到中国。目前,蒙古国兽医院已经有了场地和设备,针对口蹄疫传染病控制研究成立了BSL3(针对传染病的实验室),希望在传染疾病控制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研究,控制口蹄疫疾病。
近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与蒙古国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院合作建成了材料研究理化检测中心,为蒙古国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了包括稀土精矿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制定了一些标准,并向蒙古赠送了样品。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杨占峰针对包头稀土研究院与蒙古国合作的国际课题中项目的延续提出了建议。他希望,在项目完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宽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中国、德国、蒙古国三国共同承担的稀土生物饲料项目成效显著,稀土生物饲料已经大量销往中国和韩国,希望下一步可以在蒙古国进行使用和推广。同时,在环境监测领域包头稀土研究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希望在此方面深化双方合作。
蒙古国国家公共卫生中心主任德·娜仁图雅表示,随着蒙古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近几十年来,饮食结构从游牧饮食向城市饮食的转化速度加快,导致了6-11岁儿童肥胖比例增多,再加上在牛羊肉方面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城市人口的心脑血管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在环境监测方面,蒙古国乌兰巴托雾霾现象及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希望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疾病控制等主要领域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凤英与蒙古国国立大学畜牧系主任奥特根吉嘎拉就中蒙两国大麦育种方面的合作经验,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分享。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蒙古国国立大学和蒙古国发展有限公司在蒙古国共同合作研发的育种大麦新品种技术,经过多年合作,成果丰硕。三方从研究成果中选取了3-5个品种,生产出的啤酒麦芽、大麦粉、饲料等深加工产品经济效益显著,已实现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