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与内蒙古工业大学深化市校合作 共推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落地霍林郭勒
为进一步推动市校科技合作走深走实,促进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应用,助力通辽市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通辽市科学技术局的积极推动下,10月21日,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专家团队与霍林郭勒市9家重点工矿企业“云端”相聚,召开了一场线上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对接会,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标志着通辽市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市校合作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实效。

精准对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高速路”。本次对接会是继9月中旬通辽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校地合作专题对接活动后的又一次深入实践。会上,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永锋重点推介了7项适宜霍林郭勒地区产业特点的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涵盖高纯氧化铝提取、硅基材料制备、烟气净化、土壤改良剂等前沿领域,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企业踊跃,四大合作意向初步达成。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对接会“及时、解渴、管用”。霍林郭勒锦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九州环保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旭坤科技有限公司、霍林郭勒锦鸿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现场提出具体技术需求,并与专家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合作内容涉及高纯氧化铝提取、矿井填充料、硅产品应用、二噁英烟气治理等多个方向。
机制创新,构建市校合作新格局。通辽市科学技术局将进一步发挥市县协同,以此为契机,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组织企业考察实验基地、共建固废样本数据库、梳理企业需求清单等方式,推动合作走向深入。同时,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切实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提升合作实效。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冀国俊回应,学校将全力支持霍林郭勒市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作,协助编制固废处理规划,并建立专家对接绿色通道,实现“随时对接、精准服务”,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技术对接会的成功举办,是通辽市科学技术局扎实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积极构建市校合作新模式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通辽转化落地,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来源: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市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